正如不是所有的苹果都是用来吃,总有一颗是用来砸醒牛顿的那样。
也不是所有火腿肠都是用来烫火锅,不是所有山城啤酒瓶都是用来吹的,兴许下一位伟大物理学家就诞生在一群左手火腿肠,右手啤酒瓶的少年里。
当然,这群少年不是在火锅店,而是在德普的物理实验室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先来一个智商测验,请看题,问:
同样是在水中,为什么左图的乒乓球沉入底部,而右图浮在水面?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如果你含糊不清,那也许在你美好的初中岁月里,上了一堂假的物理课实验课,只允许看着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。
台下天真烂漫的自己呢,被要求理解公式,记住公式,按公式计算,考个好分数就棒棒哒,以至于此时此刻回答不了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。
那就更别提从一开始就对物理产生兴趣,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,终生献身物理事业了。中国为何诞生不了诺奖获得者?
一切的可能性都抹杀在了那个老师在台上讲,孩子在下面理解记忆的安静又枯燥的下午了。
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。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实验室——卡文迪什实验室,培养出了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那重新定义优秀的德普,在无数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能做些什么呢?
我们回归物理学习的正途,重视物理试验的基础性作用。
可以把一节普通的物理课搬进先进的实验室,为希望的种子提供适宜的环境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可以让安静的下午变得火花四溅,不再枯燥乏味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可以赋予一个火腿肠、啤酒瓶新的使命,点燃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探索欲望。
更可以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知识探究,兴趣培养当中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因为小班教学,比如初二5班,只有16位同学,分为两人一组。
这更可以让老师深入到每一试验小组当中去,指点迷津,启迪思维,研究生式的培养方式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更可以把每一小组的试验成果,立马展现在全班面前,当即点评,及时纠正肯定,加深理解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一堂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同学们做了13次大大小小的试验,探究浮力的存在,浮力的大小,浮力与液体密度、浸入深度,物体体积的关系。
光是思想上对物理实验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,我们还购置了大量常规以及珍贵又必要的实验器材,质量与数量双管齐下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▲光的传播、反射、折射试验器
回忆一下,你学光的折射时,是不是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拿着三角尺画折射线,让你想象一下伸手到水里捉鱼的画面.......
这样的折射试验器,德普实验室有35套,可同时为两个班级提供实验。
当天,程老师的物理课成为了重庆市物理界讨论的热点。
![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 DEPU公开课 | 40分钟的物理实验课,究竟能做几次实验?]()
凭借这良好的教学设计,重视试验探究和学生体验,注重教学创新,以及优秀的教师素养等方面的表现,程老师获得了市物理教科所副所长周老师,市物理教研员阮老师等老师的肯定。
这是重庆教育界权威学科老师们对程老师的肯定,也是对德普一直以来践行的以人为本,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的肯定。
最后,我们邀请程老师来回答那个智商测验题:
浮力产生的原因是,物体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。
左图乒乓球由于底部没有液体,就没有浮力,相反,上部反而受到液体对它产生的向下压力,所以一直被压制在底部而不能上浮。
而右图有浮力,且浮力大于重力,所以能够上浮,最终漂浮。
你理解了吗?
| 德普第422篇